脉管异常类疾病临床科研项目申报通知
供稿:高向阳发布:2025-01-16阅读:386次
为更好的搭建科研学术交流平台,提升脉管异常类疾病的科研水平,促进脉管异常类疾病领域临床问题的发掘,更好地造福患者,现公开招募医生进行脉管异常类疾病临床科研项目申报。本项目(立项编号:G202409)设立课题基金1项,研究经费15万元。项目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专项基金支持,现予以公示项目申报事项。
一、申报要求
1、项目时间
项目执行期自2025年1月至2027年12月。
2、项目研究时限
接受资助的研究原则上在获得款项后的两年内完成,最长不超过两年半。
3、申请说明
有科研需求的主治及以上医师均具备项目申请资格。款项接受者必须在中国境内进行该科学研究。必须保证申请的项目所开展的试验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,并对试验负全部法律责任。
二、申请流程
1、申报材料
申请人须认真填写《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临床科研基金项目申请表》(以下简称“项目申请表”) 。申请材料中需要申请人提供以下信息:
1)申请人个人简历
2)研究方案
研究方案需要包括(但不限于)的要素如下:
·研究类型
·立题依据
·研究内容
·研究设计
a)研究人群,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(如适用)
b)研究步骤
c)研究结果评估,主要终点及次要终点
·统计学方法(包括样本量的详细计算)
·预期结果
3)项目组其它成员信息
4)预算
2、申报时间
项目申请时间为2025年1月16日-1月31日。
3、申报研究方向
经专家委员会研究,申请研究方向主要为脉管异常类疾病的临床研究。
4、申报方法
项目申请人需在申报截止日2025年1月31日之前将项目申请表发送到13811130808@126.com,邮件注明“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?脉管异常类疾病科研基金”。
三、项目评审
1、评审和资助流程
所有申请将由独立的评审委员会进行科学评审,秉承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择优支持。以下为评审流程表:
序号
|
项目进度
|
时间
|
1
|
基金会发布项目申请公告(将于项目启动后再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布)
|
2025年1月
|
2
|
申请者邮件提交项目申请材料(材料审核)
|
2024年1-3月
|
3
|
主办方组织专家评审会
|
2025年4月
|
4
|
终审结果基金会官网公示
|
2025年5月
|
5
|
主办方与中选者所在单位签署协议(不能是第三方委托机构)
|
2025年6-7月
|
6
|
项目申请者获得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
|
2025年8月
|
7
|
主办方将首笔科研经费的50%支付给申请者单位账户
|
2025年9月
|
8
|
2026年5月研究者提交中期报告,主办方将第二笔科研经费30%支付给申请者单位账户
|
2026年8月
|
9
|
2027年11月研究者提交结题报告
|
2027年11月
|
10
|
专家审核合格,主办方支付第三笔科研经费20%
|
2027年11月
|
11
|
研究结束
|
2027年12月
|
2、评审委员会
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设立评审专家委员会,经认真遴选及征集专家意见,邀请脉管异常类疾病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,脉管异常类疾病领域专家评审委员会。
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,避免利益冲突,如果评审专家有意申请基金,需向评审委员会提出回避,暂时退出评审流程。
3、评审内容
首先评估申请人是否具备申请资格,申请项目的研究方向是否与研究方向一致,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文件是否完整。材料不完整的申请将不能参加下一步的评审。
评审委员会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研究方案进行评审:
·研究的科学意义(具有较强科学价值,前景广阔)
·研究立题的创新性
·研究内容(研究重点突出,所选择的关键问题准确)
·研究设计的合理性(总体研究方案设计合理,可行性较强)
·项目组人员研究能力(研究团队的科研能力、研究基础、人员组成及实验条件等)
研究经费和研究时长也会作为评审考虑的因素之一
③评审结果公布
所有申请人将会收到其项目审批结果的邮件,最终获得基金支持的项目将通过邮件及电话形式确认。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所有。
4、评审标准
标题
|
分值
|
评分内容
|
立项依据(30分)
|
课题研究的意义(8分)
|
优先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,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或应用前景
|
科学性(10分)
|
研究的背景:国内外的研究现状
存在的问题:提出研究的切入点
研究设想:研究目标及主要设计思路
|
学术思想及创新性(8分)
|
理论创新:新学说或理论
方法创新:新方法
技术创新:技术改进或完善
|
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(4分)
|
广度和深度:近3-5年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
参考文献支持:近5年国外文献数量:20-30
|
研究方案(40分)
|
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(8分)
|
范围合适:2-3个内容
重点突出:1个研究重点
关键问题选择准确:1-2个关键问题
|
技术路线(12分)
|
设计合理: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
方法可行:成熟可靠,可重复性强,易于掌握
|
研究方法及手段(12分)
|
方法先进
技术成熟可靠
有创新
|
研究的预期目标(8分)
|
目标明确且可以达到,留有余地
发表的研究论文或申请的技术专利
|
研究基础(30分)
|
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(12分)
|
主要研究者的研究背景及经验
与本研究相关的前期研究
已发表的研究论文
|
已具备的研究条件(10分)
|
实验室条件
技术条件
|
项目组成员(8分)
|
研究成员结构合理,分工明晰。
|
四、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脉管异常类疾病临床科研项目联系人。
联系人:高向阳
电话: 13811130808
邮箱:13811130808@126.com
点击下载项目申请表(链接):脉管异常类疾病临床科研项目申请表
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
2025年01月16日